您现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跨界巨头停产 需求预期下滑 口罩企业如何寻找新盈利点?
探索7837人已围观
简介本报记者 许洁 见习记者 张安近日,“N95口罩血氧仪价格大跳水”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截至目前,阅读量达到3.6亿次。《证券日报》记者查看多家电商平台数据发现,部分N95口罩单价已经降至1元左右。多位业 ...
本报记者 许洁 见习记者 张安
近日,跨界口罩“N95口罩血氧仪价格大跳水”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停产截至目前,需求下滑阅读量达到3.6亿次。预期盈利《证券日报》记者查看多家电商平台数据发现,企业部分N95口罩单价已经降至1元左右。何寻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找新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跨界口罩多地宣布已平稳度过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停产预计口罩的需求下滑市场需求将会出现大幅波动。
在此背景下,预期盈利口罩市场规模前景如何,企业相关企业如何寻找新的何寻盈利增长点,资本还会加码投资?找新
跨界生产口罩公司离场
大型公司入局动力不足
“疫情之前,口罩在业内的跨界口罩关注度并不高。”亚都集团总裁张正男向记者表示,口罩属于医疗器械行业中很小的门类,就亚都集团自身的产品销售而言,疫情前口罩贡献的销售额不会超过公司总销售额的10%。
张正男表示,近年来,国内口罩的佩戴普及率已经大幅提高。从“行业体感”来看,社会对口罩的整体需求量较疫情前实现了近百倍的增长。
2020年初,国内口罩产能供应严重不足,彼时国内多家实业龙头公司迅速开设口罩生产线,并快速实现百万量级的日产能。同时,也有大量的口罩公司涌现。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经营范围含口罩、呼吸防护的相关公司迅速增加,逾19万家公司涌入相关领域,年注册增速达79%;2021年新增相关企业超过25万家,年注册增速达59.2%;2022年至今新增31.2万家。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现有口罩相关企业89.3万家。
目前跨界转产口罩的实业龙头公司中,已有不少公司不再生产口罩。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目前仍有购买口罩产品的订单,但是对于实业龙头公司而言,口罩产品的利润率过低。比如此前跨界生产口罩的某汽车领域公司,目前已经拆除了口罩产品的生产线。
张正男也表示,口罩产品的毛利率较低,利润空间不足以覆盖企业投入技术和研发的硬性成本。因此,大型公司或资本持续投入口罩市场的动力不足。
市场需求变化
口罩企业需转型升级
上述行业人士表示,过去三年,口罩行业得到发展,但其成本低、利润低、门槛低的行业特性并未改变。因此整个行业依然呈现多、小、散的特点。
从需求来看,春节假期前后,返乡、旅游需求大增,口罩需求量仍会保持高位。张正男表示,春节前的口罩订单整体比较充足,大量家庭都在积极备货。但经历节假日的需求高峰后,口罩需求总量将会出现大幅波动。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预计2023年口罩需求总量可能会大幅下跌。”张正男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口罩行业一定会经历较大规模的转型升级,缺乏自有渠道、没有品牌附加值以及无法适应当前阶段产品转型升级的口罩厂家,会慢慢退出市场竞争。”
“未来,口罩企业的转型升级会围绕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张正男向记者表示,口罩市场的供需关系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下,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会被进一步满足。未来口罩市场可能会出现按用户性别、功能、样式等各种需求衍生出细分的产品类目,例如防花粉过敏、抗病毒等口罩产品。
张正男表示,“只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厂商,才有可能在口罩市场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尹鹏飞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口罩市场的供给端在持续放量,但需求端的增长前景不足,且行业壁垒较低。因此,资本市场很难持续看好口罩市场。
Tags:
相关文章
丰田与松下电池合资公司考虑在日本建新厂
探索IT之家11月21日消息,丰田汽车和松下控股的电池合资企业PrimePlanet能源解决方案公司总裁HiroakiKoda周一在东京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正在寻找一个有海港和清洁能源供应渠道的新的国内 ...
【探索】
阅读更多从这里叩开中国市场大门
探索第五届进博会上,某智能清洁机器人品牌展台,工作人员在向观众介绍情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作为全球最大的进口主题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每年都汇聚各行各业的众多企业。值得一提的是,5年来,进 ...
【探索】
阅读更多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将进一步发展中国本地业务
探索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对于参与中国未来的发展,巴斯夫信心十足。”11月10日,德国化工龙头巴斯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依托巴斯夫在中国市场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企业将进一步发展中国本地 ...
【探索】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