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上市公司业绩“变脸”不能“一变了之”
探索71526人已围观
简介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日报李春莲截至目前,已有超30家上市公司修正2022年业绩预告,其中10余家出现业绩变脸情况。原因包括经营突发变故、计提大额减值、业绩 ...
炒股就看,变脸权威,上市专业,公司及时,业绩全面,不能变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变脸
原标题:今日视点:上市公司业绩“变脸”不能“一变了之”
来源:证券日报
李春莲
截至目前,上市已有超30家上市公司修正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其中10余家出现业绩变脸情况。业绩原因包括经营突发变故、不能变计提大额减值、变脸业绩预告不符合规定等等,上市可谓五花八门。公司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业绩里面的不能变猫腻不少,交易所还针对这一情况发出多份问询函。
具体来看,多数公司业绩变脸是由好向坏,从盈利变为亏损。
以为例,2月14日,公司发布的预告修正公告称,预计2022年全年净亏损4亿元至4.2亿元,较2021年净亏损额5.17亿元同比减少18.81%至22.68%。公司2022年度合计补提预计负债4.22亿元,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为1.12亿元,补提后可能会导致公司2022年末净资产为负。而该公司在今年1月份披露的业绩预告中,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盈利450万元至670万元。
从盈利几百万元到亏损4亿元,对如此夸张的业绩变脸,ST中捷解释是因为25亿元担保案二审判决出炉。公司也因此收到了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公司尽快评估广东高院前述判决生效后公司将承担赔偿金额的最佳估计数,以及可能承担的最大债务风险敞口。
但对于诉讼原因引发业绩变脸的说法,投资者并不买账,认为诉讼事项并非突发,公司早应该对此做到心中有数。
进一步梳理历年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案例来看,计提大额减值可以说是其中最为经典并常用的方式。
近期,、、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因为预计计提大额减值导致2022年业绩变脸或亏损扩大而被交易所问询。
从过往案例来看,计提大额减值正在失去原本财务上的真正意义,并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进行“财务洗澡”的手段。
“财务洗澡”一般指公司为实现下一年度盈利增长或转亏为盈,而对当年度的净资产进行大额减值准备计提。这属于主观的用财务手段操纵财务报表,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信息披露无小事,上市公司随意业绩变脸不能“一变了之”。
事实上,这几年,证监会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业绩变脸的上市公司也受到监管重点“关照”,更有不少公司因此遭到立案调查。
结合以往案例来看,业绩变脸并非一纸公告那么简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一项严肃且需要审慎的事项,排除某些意外因素,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业绩骤然变脸,一方面说明公司不够严谨,家底都没摸清楚;另一方面这无疑会引发投资者猜测,公司是否在利用财务手段对公司业绩进行大洗澡。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应严格遵守信息披露要求,保证财务报表上每一个数据的真实性,一旦发生财务造假等失信行为,要想再重新赢得市场的信任并非易事。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则要警惕业绩变脸公司背后的隐性风险。
Tags:
相关文章
25年来首次全面修订 票据新规助力中小微融资
探索见习记者 张艳芬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修订发布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在《办法》发布的同一天,上海票据交易所也发布了《 ...
【探索】
阅读更多超重磅!中央政治局最新定调,A股港股人民币瞬间沸腾!平台经济迎来新表态,资本市场也被重点提及
探索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作者:孙璐璐、程丹、贺觉渊、江聃、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 ...
【探索】
阅读更多北京一项目工地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两名工人遇难
探索4月29日,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发布一则公告,公告显示:4月29日凌晨3时40分许,中铁十六局集团承建的北京某项目工地现场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两名施工工人不幸遇难,三人受伤。目前伤者正在全 ...
【探索】
阅读更多